伊藤薄文是在一个星期之后启程从关西地区离开,前往对马岛的。
对马岛早在数年前就已经被汉军占领了,当年左宗棠从南方出兵去攻占京城的时候,就在济州道稍微停留了一段时间,趁着那一段时间他派遣聂士成带着五千士兵占领了对马岛,赶走了对马岛上的大名。
对马岛上的倭国大名的石高只有1万石,在倭国内部的排名很低,他们的人口不多,只有一万多人,兵力大约在500至800左右。
这么一点兵力,面对五千如狼似虎的汉军自然是没有任何胜算的,所以对马岛的大名压根就没有打算进行抵抗,而是直接选择了向汉军投降。
投降之后,汉军倒是没怎么为难他们,只是将他们的财产和田产没收之后将其驱逐回了脚盆本土,而生活在对马岛上的百姓则编户齐民,将其纳入了汉军的统治之中,受到汉军的雇佣帮助汉军种田和生产。
这样一来,汉军就彻底在对马岛上站稳了脚跟,利用这些时间他们在对马岛上开垦出了数万亩耕地,解决了自己的粮食供应的问题,并且还修建了一个大型的码头,让汉军的舰队可以在这里停靠休整。
这些举措为天朝日后进攻脚盆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对马岛也变成了天朝进攻脚盆的重要跳板。
伊藤薄文之所以选择去对马岛,原因在于他不知道天朝的真实态度,再加上汉军封锁了关西地区的出海口,使得他们不能直接航行到天朝去,只能先从关西地区前往不远处的对马岛,然后再从对马岛前往高丽半岛。
抵达高丽半岛之后,他们可以跟当地的天朝官员接触,然后取得了天朝的许可之后,从陆路上出发前往天朝的首都长安!
这也是当初高丽人朝贡天朝的路线,唯一不同的是,高丽人朝贡的时候去的地方是京城,不过现在脚盆人要去更远的长安而已。
不过,天朝现在已经修建了通往长安的铁路,所以他们只要抵达了山海城关,就可以乘坐火车前往关中,虽然距离很远,但是时间上消耗的甚至比原来还要少一些!
而这一行程中,最危险的部分,不在后半段那漫长的旅程之后,而是在最开始的前半部分,也就是从关西地区出发前往对马岛的这一部分!
对马岛距离脚盆本土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三四十公里而已,即便是乘坐渔船,也只需要四五个小时就能抵达。
但是,天朝在这附近巡逻的海军,对于他们而言是最大的威胁。
一旦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天朝的巡逻船的话,那么对方极有可能不会去辨别他们的身份,更不会去询问他们的意图,而是选择直接开炮击沉他们所乘坐的小船。
这种事情在之前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关西地区海边的渔民们,只要离开自己的海岸线五公里,就会遭到天朝海军的攻击。
那些因为离开了这个距离而被击沉的渔船数不胜数,这让附近的渔民都已经逐渐的养成了不离开海岸线五公里的习惯,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成为汉军炮口之下的亡魂。
而他们在五公里范围之内的话,天朝海军就不会袭击他们,而是默许他们继续捕鱼。
虽然海岸线附近的渔获比不上远海的渔获,但是在这里捕鱼至少不会有生命危险。
而且自从天朝的海军出现之后,附近的渔民再也不用担心受到海盗们的袭击和抢劫了,这对于他们而言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消息。
不过,对于伊藤薄文等人而言,这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不能离开五公里的安全范围,这他们要怎么前往对马岛呢?
他是必须要去对马岛的,要是连对马岛都去不了的话,那他要如何抵达天朝呢?
只是,在他们前往对马岛的时候,路上绝对不能遇到天朝的巡逻船,否则的话一不小心被对方给击沉了,那就倒血霉了!
所以,在启程出发之前,伊藤薄文详细的向当地的渔民们询问和了解了汉军巡逻船的活动规律,希望借此掌握对方出动的时机,从而避开对方,安全的抵达对马岛。
只是,让他感到不安的是,汉军那边的巡逻船的活动规律并不明确,他们似乎在有意的打乱每天的巡逻时间,以避免被脚盆人观察到了他们的活动规律从而钻空子。
这让伊藤薄文心中颇为无奈,汉军连这样的小事都想到了,这样的军队可真的是厉害啊!
怪不得他们能打赢日不落这个世界霸主,看来他们的实力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强许多。
既然刻意的寻找对方活动规律的办法不奏效了,那就只能使用另外一种办法了。
伊藤薄文派人去附近的一座高山上建立了一个了望哨,专门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等到汉军的巡逻船离开之后,他们就立刻出发,趁着第二次汉军巡逻船出现的空挡时机,赶紧向对马岛驶去!
这一办法如果用在其他军队的身上,伊藤薄文心中的把握应该是很大的,但是用在如此严谨细致的汉军身上,他心中就没有多少把握了!
毕竟,根据那些渔民们的回答,汉军的巡逻船很可能走一段之后又突然返航,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