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上的守备目瞪口呆,“他们来真的”
“咱们怎么办”
旁边的守军握不住长枪,声音颤抖。
守备看了眼周边的士卒,有些人已经往后退,非常明显,万一不对,立刻溜下城墙。
“此人胆子不会这么大吧。”守备知道他们这守关的最苦,商队也不怎么经过他们此地,主要在威远那边,又或者十里河的孤镇。
这游击将军放着别处不去,为何走自己这边啊,看自己好欺负不是。
王信开始失去耐心,后果也想过,自己给总部能带来这么大的利益,因为要对付赶走老员工,砸坏一两个杯子怎么了
倒是要看看团山关口的守将敢不敢赌,一名“守水库”的守备而已,用得着和自己拼命吗,朝廷给了多少钱啊。
“试炮。”
王信下令。
“轰隆隆。”
两声炮响,对面的守备见的确玩真的,选择了让路。
还有就是看到城下那一排的俘虏,以及对面将军提出对冯节度造反的指证,这种大事,自己不参合的好。
顺利入了关,王信当即派人去京城,至于人证物证都要控制在自己手里,等着朝廷来人,免得半路出了幺蛾子,又或者京城那边被人使坏。
“哗啦。”
关口太多,还是让王信顺利入关,得知消息后,冯庸摔了茶杯,再也坐不住,愤恨道:“不杀此子,老夫誓不为人!”
想到损失的几百铁甲奇兵,冯庸心里仿佛在滴血。
外面的管家不敢进来,知道老爷最近脾气不好,大厅内的几名幕僚也没有出声,只有一人开口安慰了自家主翁,大家的脸色都不好。
“我还是小瞧了此人,早知如此,本该全力以赴才好。”想到自己现在反而要防备对方,冯庸脸上的横肉就忍不住的抖动。
自己手里只有不到五百铁甲骑兵,这是自己的心腹,大概率能跟着自己造反的。
但大同别处的军队,不一定会跟随自己造反,听自己的话是一回事,跟随自己造反又是一回事,但也不是没有拉拢的机会,主要还是看手段。
刚才开口的人又低声说道:“目前而言,我们不宜轻动,等周元辅的消息吧。”
众人面色难看,说起来,冯庸的确是周元辅派来大同,可已经是多少年的老黄历,这些年里,自家节度虽然还在孝敬周元辅,实际上双方都在默契的较量。
如果不是为了压住皇帝,周元辅也不会向自家节度妥协多次。
最重要的是吃了败仗,以周元辅的精明,如何会被蒙蔽,现在的局势对于节度非常不利,除了造反之外,看上去并无第二条路。
可自家这些年里家大业大,谁会愿意陪节度造反。
唉,当初应该劝住赵焘,此人害了节度啊,有人露出同情的眼神。
冯庸肥头大耳,眼睛细小,眯起了眼睛,别人也很难发现,感受到人心思变,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留下最信任的那人。
那一边。
王信入关后,带着大量的俘虏,甚至包括大同军队的士卒,各地哗然大波,信息很快传遍大同。
各地议论纷纷,有人说冯庸指使手下偷袭王信,有人说王信在关外造反,还有人说王信和冯庸因为利益不和,双方发生了火并云云。
很多聪明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知道大同接下来不宁了,许多人更等着朝廷那边的消息。
却说郑浩,因为此人伶俐,又是当事人,还是本地人士,所以被王信一起派回了京城,一路快马加鞭,幸亏河西营最近不缺马。
等到了京城,与刘通一起来到贾府。
看着门口的两座石狮子,郑浩满脸惊诧,这国公府门第实在是高啊,不禁有些怯场,又不敢表露出来,忍得十分辛苦。
“国公府也就剩个架子。”身边的刘通安慰道。
“你知道”
“将军说过。”刘通如实告知:“真厉害的人还在南边呢,可惜不在京城,咱们这回来京,真正指望的不是这贾府,不过是贾府帮忙盯着些,朝堂上有人帮忙看着,和没人帮忙看着,区别可大了。”
贾政是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有上朝的资格。
真正能决定的是内阁,并且前方的局势,决定了内阁的决定。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