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事小说网>都市小说>万亿军火之王> 第728章 巨舰沉没之后,灾难性风波才刚刚开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8章 巨舰沉没之后,灾难性风波才刚刚开始(1 / 2)

参谋长史塔克说的确实没错,即便科尔曼再怎么不想承认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应当说完全以资本利益为导向来行事,那结果就一定会是这样,所谓的“战斗到底直到完全胜利”一直都不是未来科技的根本目标。

就连当初下场非洲、建立分部派遣部队,那也是看到了非洲巨大的潜在利润与混乱失控的当下局势,想及时出手进去分一杯羹。

说得再直白点——他兽人都能抢高卢鸡的地盘砸饭碗,那我未来科技凭啥不行?

他法国人守不住的一亩三分地落到我未来科技手里,那再怎么也比落兽人手里强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自由世界内部理应互相帮助才对。

却是没料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如今这一步。

来到了“派空军下场则百亿资产暴毙于当下,不派空军下场则慢性死亡在未来”的无解局面。

如果横竖都是个死,那你猜未来科技董事会怎么选?

那当然是“能晚死绝不立刻暴毙,能止损绝不血本无归”,也就成了如今这“要空军支援没有,除非你能搞得定敌军弹道导弹”的局面。

诚然“慢性死亡在未来”也不是啥好结果,未来科技非洲分部一旦彻底战败,直接经济损失和后续的连锁负面效应同样夸张,较之“暴毙于当下”并无本质区别。

但如今本就麻烦缠身,破事一件接着一件的未来科技,大抵也是顾不了那么多了。

毕竟,身患多种绝症的将死之人,那也不会去太过在乎其中一种绝症的恶化程度。能活在当下、爽了一天算一天已经够可以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看来斯蒂文的空军支援是彻底指望不上了,之前还曾跟这位好友打过电话、沟通情况的科尔曼,内心中不免一阵凄凉。

兴许是看出了这情绪上的微妙变化,话还没说完的史塔克稍事思考便继续道。

“关于麦迪逊的事,你都了解多少?”

“麦迪逊?”

近来可是没少听见各种传闻和流言的科尔曼如实答道。

“不太多,但大概知道‘戴达罗斯’号出事了。”

“有传言说麦迪逊长官死在了船上、葬身鱼腹,也有人说他下落不明、不知到底是死是活。”

“总之公司里近几日来的流言蜚语满天飞,现在不光是高层,中层以上几乎都在议论这件事。拜那些媒体的瞎咧咧所赐,这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作为手握实权的公司核心高管,最具商业前景的重大项目负责人。

麦迪逊在公司内部的知名度是相当高的,很多新进公司的研究员都将这个年近半百的资深教授,当做自己职业生涯的终极奋斗目标。

科尔曼准将虽不羡慕麦迪逊的豪横奢侈、手握大权,但对这位重量级人物最近的飞来横祸遭遇,那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毕竟如此重大的突发事件,在公司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在此之前可从来没有过像麦迪逊这种级别的顶级高管出这种事,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嘛。

闻言的史塔克也是缓缓点头,转而给出了更进一步的情况说明。

“外面那些媒体们疯狂报道的消息确实没错,‘戴达罗斯’号的确已经永远成为历史,不复存在了。”

“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其上搭载的实验性装备、设备,还有军用生物科技部门几乎全部的最顶级研发成果和资料,现在全都因为这次原因尚不明确的事故而沉入大西洋,永远无法再重见天日。”

“现在虽然还没有最终的事件报告,但哪怕只是到目前为止,由此造成的损失评估已经高达727亿美元,且随着调查和统计的进展还在进一步上升。”

“见鬼!那不是7亿,不是72亿,而是727亿!科尔曼,你敢相信吗?有这笔钱足够建造5艘福特级超级航母了,装备、设备、数据,还有实验成果,所有一切都无法回收造成的损失实在是高得惊人!”

“什——什么?七,七百亿!?”

尽管科尔曼预料到了未来科技这一波沉没事故导致的损失必然不小,但数字大到如此天文程度还是大大超出了预期。

不明白损失为何会如此吓人的科尔曼当即追问。

“但就算船沉了,难道不能打捞吗?只要能打捞我们就能挽回很多损失,起码许多有物理备份的实验数据和成果都能被挽回。”

话是这样说的没错,科尔曼分析得在理。

但另有隐情还没说的史塔克闻言,却只是个不停摇头。

“只是一般沉没事故的话,这么做当然可以,没问题,但这次遇上的偏偏不是一般事故。”

“‘戴达罗斯’号上的舰载反应堆在沉没前发生了爆炸,水下勘探结果表明,爆炸的威力相当强烈,现在躺在大西洋海底的‘戴达罗斯’号残骸已经变成了整整四截。”

“就算有些东西有物理留存,而不只是本地电子档,能在这威力惊人的核爆炸中保存得下来多少,也是个悲观的未知数。”

“并且,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个,而是‘戴达罗斯’号残骸周边超高的辐射值。”

一提起这茬,知道其中内幕细节的史塔克便止不住地摇头。

谁又能想到无往不利的核动力,到头来竟然会以这种戏剧性的方式,搬起石头来砸了自己的脚?

“公司已经尝试过很多次了,联系了业内多家最顶级的打捞公司,甚至不惜把这些人聚在一起集思广益、讨论打捞方案。”

“但结果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即便有那么微乎其微的可能,也因为打捞成本的不可控和超高的风险系数而无人敢接。”

“事发水域的辐射值已经严重超标了,就算是不深入水下、只在海面上,那残留的辐射也足以对水面作业船只致命。任何暴露在事发水域空气中的人,生命都将进入可预期的倒计时,简直就是海洋版的切尔诺贝利。”

“通用电气的人在评估后认为,残骸内的辐射值远不是残留在海面上的辐射所能比拟的,那强度将会高达上千倍。”

“很多电子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中都将无法工作,即便是有线传输也不可以。超高的辐射值会直接烧穿电子设备,越精密的仪器越扛不住。”

“所以——就算水面上有‘敢死队’开船抵近,并释放了深海作业机器人进入残骸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是完全不可控、不可预料的。”

“最大的可能性是血本无归——水面母船上的人全部宣判死亡倒计时,下到残骸内的机器人也被辐射瘫痪、无法作业。公司追加了巨大的打捞成本后仍然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会在新闻版块继续增加更多的素材笑料。”

“水下残骸内和海平面上的辐射会随洋流活动而衰减,目前的最佳方案是等明年这时候再来看看、再做评估,通用电气的那帮狗屁专家是这么说的。”

“该死!时间都等到明年了还有什么用!?难道客户会陪着我们一起守护‘沉没成本’,老老实实地等一年,一年不行就两年、三年,无限叠加吗?”

“那些数据、设备、原型装备,所有的一切都是有时效性的!”

“就好像你才买的汉堡还没打开包装就掉进了你家的地下室里,有人跟你说不要紧,等明年再下去取出来吃,那他妈的可能吗!?到时候取出来的东西还有哪怕一盎司的价值吗!?”

再怎么不愿意承认面对也没办法,事实就已经糟糕到了这种程度。

“戴达罗斯”号上的舰载核反应堆超载熔解,并引发爆炸导致的放射性破坏,根本不是一时半会能消散得了的,基本意味着短时间内不可能下到残骸中打捞。

这就等同于是在说沉入大西洋海底的“戴达罗斯”号,对未来科技而言就是名副其实的“完全沉没成本”,是一星半点的损失都挽救不回来。

哪怕将来有机会可以打捞,那就像史塔克所抱怨的那样。

这都啥时候了?几年时间过去了?打捞出水的残缺研究资料和成果,哪还有追加成本将之复原并继续下去的必要?

市场经济是有竞争性的,军工复合体又不是只有未来科技一家,能赚大钱、前景绝佳的研究项目大家都想做。

一旦未来科技这重大项目砸了,字面意思上的“一夜回到解放前”,其它各家军工复合体那必然想都不用想,肯定会争先恐后地奔向同一赛道试图接未来科技的盘。

原本的领先优势没了,这时候要重启研究,那都不算跟别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很可能已经比有所准备的竞争对手大幅落后,先前的研究投入成本等于全部打了水漂、血本无归。

以上种种,注定了“戴达罗斯”号哪怕将来有打捞的可能性,未来科技也会因其失去意义而选择放弃。

听见事态已经糟糕至此,明白了那看似不可能的天价损失从何而来。

事到如今也只剩一声叹气的科尔曼再度问道。

“照这么说的话,我们连调查事故原因都做不到了。在那艘船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将会成为谜团埋藏海底,对吗?”

不止是经济上的损失,就连科尔曼当下所言也是事实。

不得不承认的史塔克再一次缓缓点头。

“没错,调查事件的详细经过和船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前提是你必须进到残骸里,找寻线索尝试还原现场。”

“没有警察可以在完全脱离案发现场的情况下破案,如果这就是敌人想要的结果,那么他们确实达成了目的——未来科技无法得知真相,起码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是如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