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这趟来伊朗,张口就是300枚现货弹道导弹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在即将到来的决战中给未来科技一波送走。
现代战争中的真理有很多,其中一条是“高性能弹药永远没有够用的时候”。
俄国人在特别军事行动中,已经打出了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创纪录高性能弹药消耗量,量级之大已经来到了比整个北约,在二战后所有冲突中的高性能弹药使用量总和还要高。
至少在南边邻居的重大军事斗争节点到来前,俄国人创下的这世界纪录还会可以预见到的继续保持下去。
可即便如此,俄军一线作战部队最大的呼声,还是高性能弹药不够用,得让“绍伊古!格拉西莫夫!”继续加班加点打螺丝搓更多。
那是俄军前线部队没事找事、故意找茬吗?
显然不是。
仅仅只是如果高性能弹药的使用量更上一级,很多原本需要拿人命去填的敌守备工事、关键战术节点,指挥机构以及物资集散地、交通枢纽等等目标,都可以交给高性能弹药来搞定进而控制住更大的伤亡,最终从宏观层面提升作战胜率、加速通往胜利。
周正目前所考虑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和俄国人的特别军事行动大差不差的。
要说最低限度的使用量需求,那周正其实都不用专门来找伊朗人做这趟生意,光手头现有的备弹和发射架数量就够用。
但是,周正想要的可不止是“堪堪够用”,还想要火力充沛甚至实现高性能弹药的饱和式打击。
毕竟周正虽有外挂,但却没有庞大的优质人力池,最消耗不起的便是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部队。
目前手头数得着的那几支老底子部队和几员大将,那可都是周正投入了大量成本好不容易才运营积攒出来的。
别的不说,光是发出去的军饷薪水都是个天文数字,像周正这种薪资待遇标准直接向上三常看齐的雇佣兵老板,那可真的不多。
把这么宝贵且难以补充的人力资源,当成肉馅塞进绞肉机里打出来个“非洲版巴赫穆特”,周正估计就算自己还年轻没高血压,到时候也得两手一摊背过气去。
避免这一严重问题的最直接办法,那当然就是拉升高性能弹药的使用量,能用高性能弹药解决的问题咱就不拿人命去填。
如果是按照这一目的回过头来看,那“区区300枚弹道导弹”对周正即将要干的大事而言还真不算多。
这个旅指挥部赏两发,那个弹药库来两枚。
火车站这种重要的部队及物资集散地必须打,关乎到敌军轮履车辆装备行动力的油库也不能放过。
考虑到未来科技部队这种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对手,还有庞大的用电需求,博纳特控制区的发电以及变电、输电设施,也得被列入打击清单。
一来二去之下,300枚弹道导弹其实并不多,甚至还可能存在依旧不够用的情况。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了解目前的非洲局势和详细战况,穆萨拉赫也得以从周正提出的“300枚现货弹道导弹”需求中揣测出一些端倪。
照此看来,俄国人这下是真打算动真格了。
抛开那几个声名在外的非洲大户不谈,就俄国人目前为了对付未来科技,而想方设法聚集起来的这股进攻能量,已经庞大到足以碾压非洲大区所有中等及以下实力的对手。
并且就穆萨拉赫掌握的情报来看,俄国人似乎还有意继续向非洲加码增援,据说新一批的重装备已经启程在运输途中。
特别军事行动都还没解决完的俄国人,竟然如此舍得投注下本,这不禁让穆萨拉赫对俄国人解决掉未来科技后的打算浮想联翩。
“谢里宁先生,恕我多嘴,但出于个人角度我有些好奇。”
“我并不怀疑贵方的作战决心,当然也不怀疑贵方有实力达成既定目标。只是在铲除掉未来科技殖民掠夺集团后,贵方的下一步打算可能会是什么?”
“尤其是在你们将驻叙集群大规模撤离疏散到非洲后,如此庞大的一股军事力量,恐怕不仅仅只是为了后未来科技时代的局势维稳,对吗?”
“......”
得说穆萨拉赫这思维跳跃度还是有点大的。
刚刚还在谈论生意,这一眨眼的功夫就开始讨论起宏观战略。
周正倒也能跟得上这种思维跳跃度,更能猜到穆萨拉赫这“话里有话”,究竟是在担心什么。
“您是不是想问,我们有没有可能在解决掉未来科技后,对中东局势卷土重来?”
“......这”
周正口中这冷不丁冒出来的一句堪称毫无征兆,直接就给没有准备的穆萨拉赫问愣住了。
单从穆萨拉赫这未能第一时间作答的架势来看,其心里那点小九九显然是让周正一语中的了,全然没想到周正竟然把话说得这么直接、毫不遮掩。
但老将毕竟是老将,哪怕有意料之外也只是转瞬即逝。
不论是面目表情还是说话语气依旧如常的穆萨拉赫缓缓回道。
“出于个人角度,我不否认我所考虑到的某些事,可以被用如此方式进行表述。”
“但请您明白,谢里宁先生,即便如此我也没有任何恶意,单纯只是出于个人好奇罢了。”
穆萨拉赫这话说得就很老狐狸加外交口吻,看似说了挺多但实则啥也没承认,而且还自行撇清了和组织的关系,美其名曰“个人好奇”。
但周正却知道波斯人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