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舞弊,代考替考,买卖考题,贿赂考官。
是科举中最犯忌讳的事情。
沈守诚若是一下就犯了其中两条。
突然想到了什么,沈书凡的眼神变了变:“沈守诚有相好的?大郎二郎知道吗?”
青舟迟疑了一下:“应该不知道,沈守诚和那相好的有一个小儿子,今年两岁了,捂的很严实,如果不是咱们的人一直跟的紧,可能也发现不了。”
噗!
“两岁的儿子啊?”沈书凡被这个消息给惊到了,抹了抹嘴角的茶渍道:“若是大郎他们确定不去参加武考的话,就不顾及太多。
毕竟是一家人。
不知道多不好。
这家里多一个小娘,作为长房嫡子的也该知道。
武考开考后,合适的时候帮帮那位前大伯,喜事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别人喜不喜的沈书凡不确定,但相信那位前大伯母赵氏肯定会非常‘喜’!
“是,少爷您可真是大好人啊!”
“是啊,大好人呢!”
沈书凡的眼神犀利了起来。
他其实是希望沈守诚不要一下子就作死的。
死人哪有活人受罪更深刻啊?
可若是真要犯了科举舞弊,自家和沈庆远倒不要紧,已经过了官府的断亲,三郎他们哥俩就倒霉了。
万一真若出事,二房的可跑不了。
这事儿还不好直接说出来,现在更不能说,免的耽误沈庆强哥俩武考。
看来府试过后,哥几个确实要尽快回去。
到时还是让爹去和二伯说道说道……
*
院试第二场,覆试。
人数比第一场少了一半。
考生分别落坐于考舍,差役发完东西,重新落锁。
来荣江府负责院试主考事宜的褚良才大人,特意看了好几眼同一个位置。
沈书凡,这位颇有争议的第一场的第一名。
两份完全不同的考卷放到他的面前。
一份非常的保守,可以说是相当符合他本人在官场的习惯。
沈书凡的这一份就显的略有激进,字字句句都很有攻击性。
他很欣赏,更偏向沈书凡的这份。
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来。
否则就和他这些年的习惯相悖。
这次的阅卷官有两位向来不和,也是呈过来考卷的俩人。
听着他们一通辩解之后,褚良才很顺水推舟的就把沈书凡定为了首名。
定下来之后,打开糊卷看到考生的名字。
才知道这位就是荣江府那位年纪最小的县案首、府案首,如若这次再中个院案首,必然是小三元!
这锦上添花之事也确实喜庆!
现在在考场内看了几眼之后,褚大人总觉得这位考生略有眼熟。
想来可能是这几天看太多人的缘故。
褚良才自认为从来没有见过这位考生。
咚!
覆试,开考。
褚学政驻留考棚内监考,这最后一场必须不能出任何意外。
本场主要考的一文一诗一谕一律法。
相比较第一场看似简单。
文题为:粮。
以此写一篇八股文,一个试贴诗,默写含有粮这个提示字的圣谕广训,以及默写出本朝律法的相关于粮的律法。
看似不难,角度却是相当刁钻。
越是这种看似没有限制的,考的内容越是广泛。
比如考题中的本朝律法中涉及粮、粮草的就有十几处。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