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事小说网>都市小说>重返2000:全能大明星> 第二百七十九章 你也配代表中华文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九章 你也配代表中华文化(2 / 2)

蝶窦共鸣,是一种戏曲中很常见的共鸣,但在流行乐坛却极为罕见。

普通的唱腔,一般共鸣位置都在胸腹,口腔,而蝶窦共鸣却是在双耳后面已经后脑,想要开发,需要长期的训练。

所以戏曲演员,一般要多年苦练才能上台。

这个苏信才二十出头,怎么可能掌握这种技巧?

高小松边点头,边也是感到内心无比绝望,何止是蝶窦共鸣,真正难度在于刚才狂野摇滚唱法完全是腹部发力,瞬间转到头部的蝶窦共鸣……这两种高难度技巧瞬息转换,才是神乎其技!

普通人听完这首《北京一夜》只会说,摇滚嗓和戏腔切换好厉害,可在高小松这种专业制作人看来,苏信这个操作简直骇人听闻!

注意到高小松此刻的表情,沈扩倒是不以为然,轻轻摇头中肯地点评:

“我看,也就一般吧。”

高小松和老郎都忍不住瞪眼看过来,心想这还叫一般?

两人并不知道,沈扩并没有故意贬低对手,其实这首《北京一夜》,未来很多顶尖歌手都曾翻唱过,而在处理这段堪称神来之笔的京剧唱段,每个歌手翻唱时采用的方式都不尽相同。

原唱岳胜唱时,这段京剧是找了专业京剧底子的女歌手唱,与他沧桑的嗓音形成巨大的反差效果。

而“情歌王子”张哲信在演翻唱这歌会唱时,则找来了自己好友,【天后】王非用飘渺空灵的歌声来演绎这段唱段。

至于苏信的版本,则为了加强现场冲击力,选择了女声男唱,自己唱这段京剧。

可惜,苏信嗓音冲击力虽然极为惊人,但京剧的理解似乎并不高,所以花旦唱腔被他唱得刚猛有余,却失了京剧那种古典韵味。

这导致他这个版本的《北京一夜》,因为这段京剧处理过于粗糙,听来从头到尾都热血澎湃,显得美中不足。

毕竟歌词中的故事,是以一些女性视角展开。

其实这首歌最好的一个翻唱版本,是内地歌手霍准的翻唱版本,霍准这位从出《中国好歌曲》中出道的创作才子,由于有戏曲的底子,所以嗓音各个音色饱满,颤音的稳定度更是一绝,所以其头声与混声转换完美无瑕,这得以让他能在唱京剧时,达到一种极致美感。

比起苏信的版本刚猛有余,却失了京剧唱腔韵味,霍准版本《北京一夜》京腔就妙如天人了。

就在沈扩微微摇头惋惜,觉得苏信唱得有些美中不足时,台上的双立电视台主持人丽晶却在大唱赞歌:

“刚才真是唱的太精彩了!我真是没想到苏信能把摇滚和京剧都唱得这么有水准,请问岳胜老师,苏信这段女声男唱是你改编的吗?”

岳胜在镜头面前志得意满,一扫之前在网络上被沈扩搞得颜面扫地的颓势,一派大师风范的笑道:

“嗯,是我的主意,主要是之前我们台区歌坛不是来了一位内地歌手,说是要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吗?我觉得他的理念非常好,我们台区的中华传统文化就保存的很不错,于是我想趁着这次的中秋歌会跟内地的同行交流交流,看看我们互相学习学习。”

在镜头前岳胜并没有摆老前辈的架子,看似说话非常得体,但是字字句句都是冲着沈扩去的,阴阳怪气的讥讽着,就凭沈扩这个内地歌手也配来台区这个中华文化的大本营宣传什么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你能有我们懂?

这下子知道岳胜和沈扩恩怨的人都闻到了火药味,主持丽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直接对后台招手:

“小沈啊,这是你的专项,你上来跟岳胜老师交流一下这个话题。”

明显这意思就是要让沈扩下不了台,高小松和老郎都对沈扩摇头示意他别冲动,这种气氛下,你千万别去找不痛快了,可沈扩却是气定神闲地起身,从容走上台去,从主持人手里接过了话筒,很坦然地道:

“感谢岳胜老师的这么帮助我们内地宣传京剧,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做贡献。”

君子论迹不论心,岳胜虽然是为了和他争这口气,但是事实上还是做了点音乐上两岸交流的贡献,所以沈扩这话说的很客气。

不过他的客气礼貌,很显然被岳胜当成了认怂,于是他不依不饶地对沈扩穷追猛打道:

“那我也期待小沈也能带来一首水准相当的原创歌曲。”

这话里的意思是,沈扩之前的歌都是垃圾,没有一首能配和《北京一夜》的艺术内涵相比。

“嗯,也行。”沈扩听罢不骄不躁地点点头,一脸认真应下来。

沈扩这认真的模样,反而竟引得现场的观众都发出一片讪笑,显然沈扩这话未免有些死鸭子嘴硬的味道了。

就连贵宾席上的楚三江都忍不住轻声嘀咕:

“这首《北京一夜》作品立意高,加上苏信超强的唱功,且还女声男唱,想要和这首作品相比,必须三者兼具……实在难如登天。”

哪怕是沈扩之前也没有这样级别的作品,刚才沈扩如此口气,未免有些托大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