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的,咱知道这个,然后不能再小了,角就可以。”朱元璋回忆起来,确实小面值的好。
因为一个鸡蛋不能换一斤米或半斤米,尤其是现在大量养殖家禽,一只鸡吃多少饲料能下一个蛋,其实是等值的。
半斤米下一个蛋?那鸡有多少就杀多少,光吃不下啊?
养猪的多了,猪肉的价钱也得符合饲料比例,然后加上人工费用和不小心养死的成本。
甘蔗多了,糯米多了,一块糖也就不值得一文钱,生产力提高的情况下,一些东西的价钱在下降。
山东的大豆和高粱就便宜了,因为是在收完冬小麦后额外种的。
宁国府、太平府、应天府等周围学着套种和轮种的地方,黄麻、苎麻也不贵了。
倒是油菜籽的菜籽油价钱很稳定,别处也种麻、棉花,种油菜籽少,商人会把这边的菜籽油运到其他地方卖,黄麻、苎麻就没那个优势了。
榨完菜籽油的油渣又是好东西,喂牲口长得快,麻子也榨油。
小面额的宝钞正符合大明百姓的需求,方便买卖,比如一小把香菜,一角钱买回去借个味就行。
“是的陛下,一百万贯够流动,没有人会揣一大把角钱,他们角钱多了要换成文,文多了换成十文,二十文的,再多就是贯。”
里长跟着说,宝钞的面值按照需求来定,憨憨给出来的方案。
朱闻天在旁听着,也不时嘿嘿几声点头,给人的感觉好像他能听懂似的。
朱闻天其实考虑过分钱,再一琢磨不对,与大明情况不符合。
他那个时候早期有分钱是受前面的‘朝代’影响,那个时候的圆是银元。
一个银元的购买力太大了,故此发行货币的时候,一圆钱是对等一银元的价值,比如袁大头。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回收贵金属白银和黄金,一圆就等于一元,黄金则是大小金条,以银元来作比。
不管是小金鱼还是大金鱼,正常换多少银元,就换多少纸币的元。
一银元可以买多少东西?可了不得,角和分就把银元分成了十份和百份。
历史延续的问题,好对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皆能理解与接受。
大明不行,大明的一文不是一银元,一银元相当于三分之二两银子,二十六点多克,明朝的一两银子三十七点多克。
现在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早就细分了,不过用的是铜钱,根本不等值,铜也少。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尤其是粮食价格的定位,必须有更小的面值货币。
一文钱哪怕买半斤大米,它蒸出来的可不是半斤,看新米还是陈米,然后一碗米饭一文钱?百姓不愿意接受。
一份盒饭才三文钱,有菜有汤有咸菜,穷啊!不同意让你卖饭的有那么高的利润。
那么三角钱一碗籼米,五角钱一碗粳米就好多了。
还有自己家没有地种菜,南京城里想做个黄瓜片鸡蛋汤,一根黄瓜够用,多少钱?一文钱?唾你一脸。
货币就是如此,等以后……
朱闻天认为大明以后也要有角钱,甚至是可以出现分钱,因为技术继续提升,生产力更高,亩产都增加了,对外贸易中始终贸易顺差,那么大明百姓的生活物资就便宜。
像他那个时候发达国家一样,发展中国家一双皮鞋卖其货币的三百元,到发达国家其货币的十元。
发达国家的一元是发展中国家的七元。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