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几句诗悠悠落下,充满了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之意!
然而,当周围众人听到这首诗时,脸色纷纷变得极其复杂!
楚国坐拥中原盆腹之地,引来四方蛮夷觊觎,天下动荡不安。
而这首诗中的内容,恰恰描绘出了天下分裂,期盼国家统一的场景!
就连大学士等一众官员神色严肃,无论此诗作者是谁,其中饱含的拳拳报国之情,让他们这些读书人心生共鸣,深感触动。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即使面临死亡,也要矢志报效国家!
司马蕊则沉浸在这首诗的意境之中,她专注的表情更显动人脱俗之美。
领悟之后,她迅速拿起毛笔,沾墨挥毫,将李不凡刚才诵读的两首诗工整地誊抄在宣纸上!
只见,李不凡背手而立,似有所感地慨叹道:
“想不到逸云先生竟怀有如此深厚的爱国之情,即便身死,也要以死报国!赤胆忠心!”
他摇摇头,视线转向清渊先生。
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他满面疑惑地发问:“不对劲啊!”
“逸云先生驾鹤归西的时候,我楚国何曾丢失过领土?”
这疑问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清渊先生却像被定住一般,愣在那里,眉宇间拧成一团。
四周的人们沉浸在这首诗的意境中,但很快,疑云也浮现在他们心头。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这首诗流露出强烈的报国之志,然而,楚国从未丧失过中原,如此一来,这首诗怎会出自逸云先生之手?
清渊先生紧握拳头,呼吸急促,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痛苦地意识到,这首诗也无法归于逸云先生的作品名录。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清渊先生艰难启齿:
“这首诗……也不是逸云先生所写。”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李不凡连续抛出两首诗都不是逸云先生之作,这让场面变得愈发诡异。
难道这两首惊艳绝伦的诗词都是从古册中抄来的吗?
可为何大家都未曾听闻过?这两首都像是新创之作!
李不凡故作惊讶,向前迈进一步,追问道:“清渊先生,那你能否告诉我们,这首饱含爱国深情的诗词究竟是何人所作?”
清渊先生嘴角抽搐了一下,喉头滚动,眼中闪烁着阴霾。
他死死盯着李不凡,心中明白,李不凡此举就是要把他逼入绝境。
然而,他却无法应对!
就在这时,李默然在大帐下按捺不住,高声打断道:“清渊先生虽博览群书,但也未必能通晓所有。”
“或许这首诗只是从不为人知的古册中摘录的,世人不知,清渊先生又如何能知道呢?”
李不凡瞥了李默然一眼,淡然一笑:“又是古册所得?”
“那么这些古册中埋没的诗句是不是太多了些?”
“逸云先生身为隐士,其著作不为大众所知倒也正常,但本宫这两首连世人都未听过的诗篇,又该如何解释呢?”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