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福源这话倒也不全是撒谎,他已是六十六岁高龄的老人了。早在两年前与郑主公开决裂时,他便已宣布退隐,并授予不惑之年的幼弟阮福溪总镇之职,并晋升祥郡公,负责日常政务的处理。
这次林海代表金河国出使,阮福源为了表示重视才亲自出面,不想后者却当面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双方的需求关系摆在这:金河可以给广南提供至关重要的武器和战略军资,而广南的主力出口商品却是胡椒、苏木、丝绸和蔗糖,此外还有犀角、象牙、沉香和燕窝等数量稀少的奢侈品。这些对金河国来说都只有经济价值,而没有战略价值,何况广南的丝绸和蔗糖在大明压根就没有竞争力。
阮福源当然明白林海这次出使的目的,眼见林海上来就各种下马威,他决定接下来的谈判还是由阮福溪出面。
这也算是一种刚柔并济的谈判策略,阮福溪无权作主就只能强硬到底,同时阮主自己没出面也就避免了双方一言不合撕破脸皮,算是和林海之间有了一个缓冲。
谈判在第二天就开始了,阮福溪抛出来的方案果然如阮思齐所言,想要让林海接受洞里萨湖西北诸府,而广南方面则独占湄公河三角洲。
林海自然不会被阮福溪的巧言所迷惑,针锋相对地抛出自己的主张,那就是双方平分湄公河三角洲。
具体来说,金河国占有湄公河水系的下游,而广南国则占有同奈河和西贡河流域,双方以湄公河九大出海支流最东边的古毡河为界。
这个方案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广南的既得利益,毕竟后世的胡志明市就在西贡河畔,前任柬埔寨国王吉·哲塔二世已经同意了阮主向该地区移民。
阮主毕竟是柬埔寨前任国王的老丈人,政治优势是他最大的底牌。林海只有与之联合才能挑起柬埔寨内乱,从而扶持奔哈·托上位,这是必不可少的政治举措。
毕竟柬埔寨也是百万人口的大国,而且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一味用武力征服必然会陷入旷日持久的治安战中,就像明初征安南那样,这对现阶段的会友公司来说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阮福溪当然不可能答应林海的方案,他坚决主张金河国不能染指湄公河三角洲,除此之外一切皆可谈,这也是阮福源给他的底线。
双方僵持了几天,谈判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林海知道和阮福溪谈也是白谈,于是再度求见阮福源,结果后者却推说偶感风寒,称病不出。
这时,阮思齐秘密给林海出了一个主意——见一见阮福源的军师陶维慈。
(本章完)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