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朝廷的不着调旨意,一贯很低调,差不多都在养生的转运使虞祯私下里同宗泽说:
“这事儿刚有了个旨意,且等着吧。”
宗泽皱眉,“毕竟是天子的旨意,岂可阳奉阴违?”
“河北残破,又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正是疲敝之时,就是只强弩,也穿不过鲁缟了,何况是这样的大事?”转运使说,“就不说朝廷要运多少钱粮,征发河北多少民夫,只说这样大的营寨,靠两万义军守得么?”
肯定守不得啊!你一座大城方圆几里地,都要里外数万人去守它,马奇诺防线没个十万人打底,成什么样子!
这事其实汉时的刘向就聊过,说某魏王想要修一个“中天台”,劝他没用,得有人跑来打着支持他的名号替他细算这笔账,等一路算到光是地基就要方圆八千里,全国领土都不够,还得成为战神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后,异想天开的领导就打消这个念头了。
李纲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既然这个马奇诺防线计划还没开始出发,在前线的大家就考虑是不是试探性申请一下人员和预算,好让那些不知兵的好领导和不知兵的坏笋一起偃旗息鼓,不要再搞前线心态呢?
蜀国长帝姬——但大家仍然很习惯称她为朝真帝姬的赵鹿鸣听说后,就说:“上个奏表吧,我猜是无兵可用的。”
宗泽和刘韐就都写了表,各自估算了从真定府到大名府修这个超大规模的营寨大概需要多少兵力防守,帝姬又加了一句:
“不要拿些江淮义勇来充数。”
江淮自然也有好汉子,可以当兵上前线,但凭什么呢?
人家原本住在鱼米之乡,被你们“偏要勉强”搞得黄河动不动就夺淮入海,这一大片平原现在好不容易才恢复些元气,你又要搞石壕吏,给人家壮丁拉走,留下一家老小挣命,那人家怎么会情愿呢?
就算帝姬是个不在乎他们情不情愿的人,这些江淮兵也一没经历过战争,二不像灵应军从蜀中带出来,受过她的用心训练,征发来左右脚都不分,怎么打仗?再筛选淘汰一批吗?
要是全国的兵力都枯竭了,这么做也算不得已,可西军呢?
十几万西军从冬天驻扎在洛阳,现在渐进了初夏,已经有许多人回陕西老家去了。
他们待得其实不错,来时包袱沉甸甸的,又是铠甲,又是武器,大斧沉重,短刀也不轻巧呀。可等到回去时,不少人就没那么沉甸甸了。
军官就写,他们在洛阳四处剿匪,也是经历了很艰辛一段日子的,所以才会有铠甲和武器的损耗。
至于剿的匪在哪,其中会不会有人效仿董卓,搞些杀良冒功的事,西军认为你这就涉嫌毁谤了。
所以他们走了,洛阳城内赚得盆满钵满的商贾很高兴,城外被祸害够呛的百姓也很高兴,他们自己能轻松回去看老婆孩子,也高兴。
甚至太上皇不用担心这么多兵马养不起,官家不用担心老爹搞政变,那也都是心情很不错的。
都高兴,赢麻了。
只是在河北要援军时,大家有点尴尬。
李纲说:我不尴尬,为什么不能调西军去河北?
大家就更尴尬了。
最后还是官家出来打圆场。
“西军路远,不如河东暂调援军,如何?”
消息传到太原城时,梁师成拿着这张纸在手里,紧紧地捏着,那洁白如少女般的手背上就全是一条条青筋。
“官家岂是不念旧的人?”他说,“这必是耿南仲的主意!”
下首处的种师中、张孝纯、王禀、徐徽言这些人互相看一眼,就都不作声。
除了张孝纯是个死守太原的文官,调谁也不能调他去之外,其余人倒是都觉得去河北很好。
这群将领不懂什么叫定时炸弹,但他们都不是不知兵的人,因此待在太原城,多少有些不安。
太原城很好。
经历过去年的战争后,这座重城缓慢地恢复了繁荣。
那些逃走的人又回来了,连带着还有各路跑来找军队做生意的商队,他们都知道这里的兵马立过功,受过赏,既然暂时不能回乡,那不如将口袋里最后一个铜板交出来。
这里还有一些帝姬遗留下来的痕迹,比如说一些神霄派道士,其中有许多女道反而很受百姓的信任,因此在民间颇有声望。
梁师成打压了一下,将帝姬建起的妇人队都解散了,将那些女道也都抓起来训斥责罚过,但在张孝纯的暗示下,县尉对这些妇人的责罚就是挨个大声辱骂几句,恐吓几句,而后就恶狠狠给她们赶回道观去了。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