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孙伯民在后山下,陆陆续续开垦了2亩多地,都是旱地,没办法种水稻。只好种些黄豆,番薯之类的。
收成甚少,幸好买地的价格便宜,一亩才1两,交税也便宜,能勉强保持不亏本的状态。
孙山明白了,安排徭役,采取就近原则,服役的活计也根据需求来展开。
此时,天色还早,离太阳落山还有一段时间,孙伯民回来了,苏氏的心安定不少,担着水桶要去菜地或者田里干活。
孙伯民稍微休息一会,缓过气来后,拿着锄头,跟着苏氏去干农活了。
家里的地得修整了,县衙的田地要修渠,孙山家的田地也得整理一下沟渠。
春天到了,该时候忙碌了。
黄氏和谷雨拿起孙伯民的被子,衣服去河边洗。虽然破破烂烂,但还能用,留着下一次的服役使用。
至于剩下的三个姐姐,一般天黑才回来,二姐立夏放牛,顺便割猪草。三姐和四姐每天上山砍一棵小树,扛回来做柴火,又或者割野草晒干当火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干,孙山也不例外。
先完成郑夫子布置的课业,随后练字,练到能写在纸上才停止。
然后看书,超前学习未讲的知识。虽然不会读,但能写也能大致理解书的内容。
孙山问过郑夫子,想要科举考秀才,需要学哪些书。
借口就是何家的大表哥二月份要考童生试了,想知道他考试的内容是什么。
身为表弟的关心一下表哥很正常。
郑夫子当然知道孙山大姑嫁到省城的何家,一直感叹孙大姑好运到,能嫁到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何家,是天大的好运,就算是旁支,也是农家女不可高攀的。
孙大姑能攀上,还提携娘家,郑童生也很羡慕。
郑夫子笑着说:“科举啊,可难了,不过对于你大表哥来说,也不算难,考上秀才更是大有机会。”
广州府的何家,在偏远山区的小小读书圈,郑夫子也听过。
据说京城何家的大家主官至三品侍郎,还有族里的子弟有在翰林院。
对于郑夫子小小的童生来说,九品芝麻官的主簿都难攀上,更不要说京城的高官了。
孙山看到郑夫子发光的眼睛,有点无语了。夫子,我是问你考秀才需要读什么书,请不要随意发出羡慕的眼神。
郑夫子也没让孙山失望,把所听到大户人家是如何科考的事说出来。
孙山听到后,大体明白要考最低“身份”的秀才,需要读什么书了。
大户人家三四岁就启蒙,就要求读《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等蒙学,这些书字数不多,内容浅显,主要教认字。
等认识一定的字后,就到“小学”阶段了,主要是指文字(字形)、训诂(字义)、音韵(字音)之学,教材是《笠翁对韵》、《广韵》、《尔雅》、《说文解字》等等。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