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6章 玄都景(1 / 2)

这一日,晨曦初露,那柔和的光线仿若轻柔的薄纱,丝丝缕缕地轻轻洒落在玄都观的每一寸土地上。

玄都观里,道人们已如往常般开启了一天的修行。

他们整齐地排列在道观的广场上,或盘坐于蒲团,或站立成列,口中念诵着经文。

诵经声抑扬顿挫,仿佛是一曲与天地共鸣的乐章,悠悠回荡。

与此同时,天机殿内气氛紧张而有序。

巨大的八卦盘稳稳地伫立在殿中央,缓缓转动着,发出淡淡的、如月光般柔和的光芒。

八卦盘上,来自各地道区的求助信号如夜空中密密麻麻闪烁的繁星,此起彼伏地跳动着。

天机殿的弟子们神色专注,犹如守护宝藏的卫士。他们身着特制的道袍,袖口和领口处绣着的神秘符文,在八卦盘光芒的映照下若隐若现,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神秘力量。

弟子们的眼神紧紧盯着八卦盘,双手如灵动的飞鸟,迅速地将这些求助信号分类。他们的动作娴熟而利落,宛如训练有素的工匠,精准且高效,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使命感。

有道区发来求医求药的信息,宛如急切的求救声。天机殿中的道人立刻神情一凛,迅速而准确无误地朝着药王殿的方向传递而去。

那传递信息的道人,脚步匆匆却又沉稳有力,手中紧紧握着写有求助信息的竹简,仿佛握着的是无数百姓的生命希望。

药王殿中,浓郁的草药香气扑鼻而来,那香气混合着淡淡的烟火味,仿佛是生命与希望在空气中交融、碰撞。

道医们身着素净的道袍,衣角随着他们匆忙的脚步轻轻飘动,宛如风中摇曳的柳叶。

他们穿梭在一排排高大的药架之间,药架上摆满了各种珍稀草药。

有的草药闪烁着奇异的光泽,似在诉说着自身的不凡;有的则散发着独特的气息,或清幽淡雅,或浓郁醇厚。

药师们手中紧紧握着写满病症与药方的纸张,眼神如鹰隼般在药架上快速扫过,仔细比对挑选着合适的药材。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专业与专注,每一次目光的停留,都仿佛在与草药进行着无声的对话,试图探寻最能治愈病症的组合。

一位年轻的药师,正小心翼翼地从药架上取下一株形似人参的草药。

那草药的根茎如同人的四肢,栩栩如生,仿佛蕴含着生命的律动。

他轻轻托着草药,双手微微颤抖,眼神中满是郑重,仿佛手中托着的并非一株草药,而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他快步走到石臼旁,将草药轻轻放入其中,随后缓缓拿起杵臼,开始细细研磨。他的手臂有节奏地挥动着,每一下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仿佛在雕琢一件绝世珍品。

丹炉前,一位年长的丹师正全神贯注地控制着火候。丹炉中火焰熊熊燃烧,那炽热的火焰映红了他的脸庞,汗水从他的额头不断滑落,但他却浑然不觉。

他眉头紧皱,如同一座紧锁的山峰,眼神紧紧盯着丹炉上的气孔,仿佛要透过气孔看穿丹炉内丹药的变化。

手中不停地调整着风箱的风力,随着火焰的跳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期待。

……

那些关于建筑农业的求助信息,如同紧急的军令,迅速发往了天工殿与神农殿。

天工殿内,气氛热烈非凡,仿佛一场盛大的学术盛宴正在进行。

巨大的殿堂中摆满了各种建筑模型和工具,墙壁上挂着一幅幅详细的图纸,这些图纸犹如历史的画卷,记录着建筑的智慧与奥秘。

能工巧匠们身着粗布麻衣,挽起袖子,露出结实的手臂,正围聚在一起,对着图纸激烈地讨论着。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技艺的热爱与执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专注的神情。

一位工匠拿起一根木棍,在地上用力比划着,大声说道:“依我看,此处的建筑结构可以采用榫卯工艺,这样既能增强房屋的稳定性,又能节省材料。”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专业的光芒,一边说着,一边用木棍在地上画出简单的示意图。

那示意图虽简单,却清晰地展现出他心中的建筑构想。其他工匠们纷纷点头,有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声音此起彼伏;有的则陷入沉思,眉头紧锁,试图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一位年轻的学徒,眼睛紧紧盯着模型,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求知欲,仿佛在探索一个未知的宝藏世界。他小心翼翼地问道:“师傅,那如果遇到妖魔侵袭,这种结构配合法阵能承受得住吗?”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稚嫩,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老师傅笑了笑,那笑容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而亲切,拍了拍学徒的肩膀,说道:“问得好,所以我们还需要在法阵上做些文章……”

说着,他拿起一个小铲子,在模型的地基处比划起来,详细讲解着改进的方法。

他的动作耐心而细致,每一个比划都仿佛在为学徒打开一扇通往建筑知识宝库的大门。学徒们围在周围,眼睛紧紧盯着老师傅的动作,认真倾听,不时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干涸的土地渴望甘霖。

神农殿内,同样是一番忙碌而充实的景象。弟子们整齐地坐在蒲团上,围绕着几位农家道人。他们的坐姿端正,神情专注。

道们站在前方,手中拿着农具模型,正在详细讲解着应对各地农业灾害、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

他们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殿堂内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土地的厚重与力量。

一位白发道人,指着手中的锄头模型,说道:“在遇到旱灾时,我们要深挖沟渠,引地下水灌溉农田,同时要注意合理使用布雨咒降雨。”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农业知识的深厚底蕴,仿佛这片土地的一切奥秘都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弟子们手中拿着书本,快速记录着道人的话,竹简上的字迹如群蚁排衙,有的还不时提出问题,与专家们展开讨论,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求知的交响乐。

“那如果是虫灾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