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军功制也崩溃了。】
【跟着大秦混三天饿九顿,徭役干的不停,】
【只吃苦不吃肉,这谁受得了?】
【所谓纠纠老秦喜迎沛公嘛……】
【可以看到,秦朝灭亡之后,甚至都没有一个打着复兴大秦旗号的势力。】
【没有谁想要复兴这个秦朝。】
【为啥,没人买单啊!】
【你说你要复兴大秦?】
【那当地的老百姓先把你给干咯。】
【你看我们说那些汉朝,唐朝,宋朝,明朝国家灭亡之后,都有许多势力想要继承他们的名号来反抗,来复国。】
【或者借用他们的名号来收买人心。】
【甚至就连晋朝都有一定的号召力。】
【就我们的这个秦朝没有。】
【说明了老百姓都不喜欢这个秦朝,没有人想继续跟着秦朝混。】
【在这种民心尽失的情况下,秦朝相当于在悬崖边上。】
【等到关东六国起事天下大乱,恐怕想要保住秦国自己的地盘也是很困难的。】
……
一番侃侃而谈之后,主持人最后也打了个补丁。
【当然这就是我的一家之言。】
【只是从我根据我读的史书和了解到一些史料,推断而来的。】
【真实的历史情况会怎么样,咱们谁也不知道是不是?】
【图一乐,呵呵……】
……
弹幕:
《吕不韦时,就发现秦朝要爆了。》
《赳赳老秦,喜迎沛公!》
《秦王?不熟,我跟沛公的。》
《祖龙不死,天下无人敢反!》
《张良:哦?》
《你以为秦始皇一大把年纪了,还天天东巡是好玩吗?》
《秦二世半年不到就天下大乱了,这锅不嬴政来背谁背?》
《项羽来了直接把秦始皇烧咯。》
《如果不死,秦始皇会被项羽做成刺身。》
《嬴政晚十年死的话还是会天下大乱,但是嬴政李斯蒙恬章邯在,胜负难说。》
《嬴政活着,让晚几年再天下大乱,可能最后吃鸡的就不一定是刘邦了。》
《对,项羽韩信他们年轻,特别是项羽,有项氏基本盘,崛起是必然的。》
《祖龙如果不死,什么刘邦只配去修长城!》
《冷知识: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刘邦已经上山落草了。》
《先抓住张良再来吹。》
《苻坚:我来复兴大秦!》
《幸亏扶苏自杀了,不然接手这烂摊子,名声不会像现在这么好……》
天幕里的主持人图一乐讲这个话题。
网友们也讨论的飞起,但是天幕外。
秦朝。
嬴政可就乐不起来了。
之前天幕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话题。
当时天幕给予了自己很大程度上的肯定。
虽然当时的天幕也指出了秦朝的一些问题。
但是同时又高度肯定秦始皇嬴政的个人能力。
所以嬴政觉得,后世的主流观点恐怕就是认为秦朝覆灭。
跟秦始皇的关系不大,主要是后世的其他秦二世胡搞瞎搞。
假如自己不死自己一定能够让大秦发展的更好,相信后世的子女们也都是这么看待的。
结果这一段天幕。
却狠狠的打了秦始皇嬴政的脸。
满朝都是一片沉默,低头不敢说话。
不过在扶苏的内心中也觉得天幕有些夸张了。
扶苏在心中暗暗的说道:
“我也觉得大秦出现了一些问题,到了不得不改的程度,但是天幕上说大秦桧一世而亡?”
“这未免也是太夸张了……”
“不可能的吧?”
……
天幕外的秦朝氛围很凝重,但其他的朝代们可就是笑嘻了。
汉朝。
刘邦看到天幕狠狠的揭穿了大秦的老底,也是笑嘻了。
“所以说啊,当年朕之所以斩白蛇起义,那并不是因为朕有个人野心,又想要当皇帝什么的。”
“那是伐无道诛暴秦。”
“响应天下百姓的心声,朕才不得不起事真。”
“话说这大秦的治国能力也是真的不行呀,好端端的一个天下才多久呀?”
“就折腾成这样民不聊生的样子。”
“嬴政啊,你泉下有知,就好好看,好好学我大汉是怎么治理国家的吧。”
……
唐朝。
李世民看到即使是嬴政这样能力超群的顶级帝王。
却不仅在历史上落下了一个暴君的名号。还被后世的网友们评价会一世而亡。
在内心感到惊心动魄的同时,也是感慨不已。
“秦朝依然会短命王朝,甚至一世而亡...”
“民贵君轻……”
李世民眉头微蹙,下意识的想起了这句话。
“陛下对此有何见解?”魏征站在一旁,恭敬问道。
李世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沉思片刻才开口:
“秦之速亡,非始皇一人之过,乃制度之弊也。”
“严刑峻法,不施仁义,纵使始皇多活十年,也不过是延缓崩溃罢了。”
魏征十分高兴,点头道:
“陛下明鉴。”
“秦法严苛,民不堪命,六国遗民未附,此乃根本。”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指着天幕说道:
“正是如此。”
“朕读史书,常思秦亡之速。”
“也经常思考杨广失天下。”
“始皇之失,在于不知宽严相济之道。”
“朕有时夜不能寐,唯恐自己决策有误,贻害百姓。”
“帝王一念,关乎万民,岂可不慎?”
魏征虽然是个喷子。
但此时也是十分佩服的说道:“陛下有此心,已胜过历代君王多矣。”
李世民轻叹,心里满意,但也祈愿说道:
“但愿如此。朕只望后人评价大唐时,不说'若李世民多活十年'之类的话。”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