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亦知查清杨寻宇之案绝非易事,但养了那么多年的探子和暗卫,也不是摆设,只是要耗费些时日罢了。
宋昭月略一思索,开口问道:“殿下,如今被下狱的贡士,约莫有多少?”
“不少,已有近四十人。”裴明绪答道。
“不如……让这些贡士重考。”宋昭月眸光流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真金不怕火炼,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便见分晓。”
裴明绪闻言,陷入了沉思。
宋昭月见他这般模样,不禁追问道:“殿下,可是杨公子的学问,禁不住考验?”
“自然是经得起。”裴明绪语气笃定:“我问过曾程了。”
“杨寻宇进京后,曾多次拜访曾程,虚心求教。曾程当年是二甲进士,会试前一直悉心指点杨寻宇的文章。”
“他说杨寻宇的学识,考取二甲不在话下,且少年老成,心性沉稳。”
宋昭月听罢,心中稍定,继续道:“殿下,您不如直接进宫,大大方方地为杨公子喊冤,恳请陛下恩准重考。”
“我们越是坦荡,越显得光明磊落。”
“不走寻常路,不按常理出牌,若幕后黑手还有什么后招,也只能徒劳。”
裴明绪细细思量着,觉得此计可行。
眼下,不妨双管齐下。
况且他在父皇面前,一向表现得赤诚直率,若这般行事,倒也符合他平日的行事风格。
只是,如何说服父皇同意重考,却是个难题。
而且,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开考,方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只是,如何让父皇应允重考,谈何容易。””裴明绪道出了心中的顾虑。
宋昭月闻言,莞尔一笑,伸手指了指一旁睡得正香的小胖子。
“殿下,养儿千日,用在一时。”
翌日,裴明绪便带着珩儿入了宫,直奔立政殿求见景熙帝。
殿中,景熙帝听闻内侍禀报,说是燕王裴明绪携皇孙求见,不由得朗声一笑。
“这老五倒是乖觉,这是怕朕不肯见他,特意把珩儿给带来了。”
他放下手中的朱笔,起身吩咐道:“让他们去暖阁。”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