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德殿严密的防卫,加上元海的负伤出面,薛四祥的严阵出席,都只是为了制造假象,让逆贼相信赵彻出现在现场,以及密盒里的密匙是真的。
殊不知,这是赵彻和昆仑族布下的一个诱捕之局。
另有一点!
如果密盒里面真的藏有密匙的话,昆仑长老就不会当众说出它的序号!
只因...序号一旦被逆贼得知,岂非等同将密匙拱手奉上?
那时候,昆仑长老应该拒绝回答,或者及时打断李宣的开启,亦或单独让李宣开启,避开众人。
但她并没有丝毫避讳,直言说出了“五号”,那还不是故意给出了假答案,让逆贼上钩?
而当时逆贼在确认序号,自认为密盒已经可以开启后,也果然中计,突然发动了袭击,并以白烟掩护成功带走了假密盒。
在此之间,昆仑族和禁卫军却可以经过留在密盒上的“线索”,追踪到逆党的巢穴、据点,将之一网打尽。
不出意外的话,此时应该有无数昆仑奴正在沿着假密盒留下的线索,紧跟夺走密盒之人。
只等他们回到自己的据点,禁卫军便可直接大举包围,全歼之。
不得不说的是,这个设局虽不甚精妙,但对于急切得到密匙的逆党来说,却深有奇效。
他们果然中计,带走了密盒!
昆仑长老愣住,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李宣。
虽有紫纱遮挡,看不清她的面容,但毫无疑问,她是颇为震惊。
实难想到,李宣仅凭小小的几个细节,就几乎洞悉了她们与赵彻之间的布局。
事实也大致如此,就正如李宣此时所猜测的一般。
假密盒中另外隐藏了第三道机关,也已有昆仑奴正在行动,正严密追踪密盒去向。
一旦确认逆贼的藏身处,禁卫大军必定兵围歼之,一举抓住逆党。
顿了顿后,她豁然一笑,大方承认,微叹道:“不愧是西楚悍将之死,果真是虎父无犬子,竟仅凭粗枝末节...就猜中老身与贵国陛下的计策,孺子可教!”
“只是老身不知应该遗憾呢,还是开心...但有句话还是得跟你说,魏王殿下,恭喜你通过我族的考验。”
而这话说完,同时有两人神色一变。
第一个就是夜昆仑阁下,只因...长老说出这话,便代表着李宣最终通过了族人的考验,即将成为她的日昆仑。
但这却是云梓无法接受的,她爱的彦祖哥,可不是李宣啊...
再者,李宣已经赐婚给了赵紫薇,还如何成为她的日昆仑?
这不仅“矛盾”,而且与她的心意逆反。
即便她不愿承认,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日昆仑已经正式出现并确认了。
同时也是昆仑长老为何会说“遗憾”的原因,魏王通过考验后,原则上就必须被带回昆仑山。
但不巧的是...他现在已经“成亲”了,还是西楚的驸马,要想把他带走,还得赵彻同意啊...
云梓暗沉着脸,刚想开口说些什么。
赵彻却抢先道:“行了,这里始终不是说话的地方,先回御书房再说。薛四祥,按魏王所说,事不宜迟,迅速与昆仑奴联手,务必剿灭逆贼,揪出幕后之人,不得有误!去办!”
说完,便甩袖快步而去。
薛四祥领命,也转头带人离开。
来到御书房。
赵彻的屁股还没坐稳。
李宣就上前说道:“仅凭薛四祥一人,恐无法搞定所有逆贼,尤其是其主脑!让本王也去,以免功亏一篑。”
他既不行礼,也不称“陛下”,就这么直勾勾地说出自己的要求。
看在元海和一众禁卫眼中,便是僭越,无视皇帝权威。
元海脸色一凝,刚要开口斥责。
赵彻却及时摆手拦住道:“魏王所言有理,那你便去吧!准你领三千禁卫。”
李宣却道:“不必了,本王用长风卫即可!”
说着,人已转身看向赵紫薇,说了一句:“你留在宫中相对安全。”
而后,便头也不回地走出门外,也不在任何人的目光。
刚走出门外不远,却差点被一个急急走来的老太监差点撞到。
啪的一声。
老太监手中拿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有茶杯,不及躲闪之下便摔碎在地。
“老奴死罪,无意冲撞王驾,还请魏王责罚...”
老太监当即跪倒在地,神色看似慌张道,语气却显淡然。
李宣眉头浅皱,盯着老太监看了半分,道:“无妨,既非有意,便是无罪。起身,走吧!”
他倒是大度,要是换作了其他王爷,这太监估计得重责十几大板。
“多谢魏王开恩。”
老太监连忙收拾地上的碎片起身。
李宣心急去抓逆党,继而问出幕后主使是谁,此人或许也是当年虎威军事件的主谋。
不想与这老太监计较,便想绕开离去。
却在路过那人身边时,似乎从对方身上嗅到了什么意味,顿时警觉起来。
随即虎目看向老太监那满是皱纹的双手,脸色蓦然微变。
而那老太监收拾完茶杯碎片后,竟没有折返回茶室更换新的茶具,反而是想走进御书房的样子。
李宣神色一动间,回身将之叫住:“等等,你手中茶杯已碎,还不赶紧去换新的来?”
老太监背对着他,这才后知后觉的样子,回道:“是。”
随即,转向另一侧走去。
李宣望着那太监的背影,眼中尽是复杂,迟疑了片刻后,心中似乎下了某种决定。
又折返回御书房,拉着赵紫薇就往外走:
“殿下跟本王来,有话对你说。”
小事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