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事小说网>穿越小说>阴谋天下秦二世> 第四十八章 为外舅老丈人的谋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为外舅老丈人的谋划(1 / 2)

今天驾临章台宫,一方面是带景娥出来散散心,看看街景,另一方面则是将景驹从於商秘密接进咸阳,让父女见面,同时开始安排景驹准备日后返回楚地的规划。

现在就让景驹返回楚地去给项羽捣乱绝对不是良机,西楚军会分分钟教景驹做人。但也要开始在楚地为景驹培植一批数量足够的捣乱骨干了。为了不让西楚有所察觉,这就要采用分成无数批次的小团伙方法,以各种名义各种身份进入胡亥选定的项氏起家之地会稽郡以及周边郡。这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可能要用一年乃至两年以上的时间,因此必须尽早谋划。

此时章台宫正殿内,景娥、景驹和景娥的母亲一家人在小团聚,胡亥却不见踪影。

本来胡亥是与景娥一同从咸阳宫乘车来的,只是还未进殿,就被随后赶来的公子婴截了下来,在殿外开始嘀嘀咕咕。

不过除了景娥及父母外,殿内还有两人,一位是景曲,另一位就是景驹的忠心臣下和盟友,东阳宁君。

东阳宁君自从景驹为秦救走后先在彭越的地盘上做客,并把还保存下来的力量选送到关中接受听风阁和风影阁的训练。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又按景驹的来信要求以大贾的身份向南转移到了会稽郡。

会稽郡虽然是项氏大本营,但在本故事中,此时的人户数并不多,约为十一、二万户、五十万人左右,所以当初项梁在会稽郡起事时不过募兵三万卒。

实际上分散在山泽之间、尤其是郡南部靠近闽中仍被认为是蛮夷的各个族落,还有相当大的数量,但基本不归秦吏或西楚吏管理。

这样一个大环境对宁君来说是很宽松的,他只要不长住在吴县之类的大城内,基本就不担心安全问题。后来按景驹给他的信中要求,宁君去了会稽郡南部乃至闽中郡一带,与当地的闽越之族交往。

会稽郡本就是水稻种植区,宁君在远离大城的山野间帮助当地部族发展水稻新种植法,把“火耕水耨”的粗放种植改为使用水牛犁铧耕田、育秧插秧等技术,既提高了田产,也得到了当地土着的支持与合作乃至效忠,发展出了一片隐蔽势力范围。

当然,水稻的种植技术必然是来源于曹参的大司农府。

由于宁君发展出的势力主要位于会稽郡南和闽中郡北,且以商贾面貌种稻收稻然后直接酿酒贩卖,所以会稽郡的西楚官吏只是把他当作一个粮贾和酒贾来看待。宁君的酿酒工艺加入了秦宫已经相当完善的煮酒与过滤步骤,所以他的酒不愁卖,因出自山阴(绍兴)一带,被称为山阴清酒。

宁君接着以关中提供的少量茶树样品,在会稽郡南和闽中郡北,通过当地夷族代为寻找野生茶种,与夷族部落开始合作规模化种植茶树。此时茶叶在中原一带还都是当作草药看待的,完全不知道关中已经把茶作为财源。

宁君在会稽、闽中一带小规模开发茶山才一年,到能收获制茶还需要两年。不过他以中原物品易物贸易,诱使夷族采摘野茶,也制了部分茶,并按关中的做法分出品级。高品级的制小茶饼,低品级的制茶砖,然后沿江水运到巴郡,加入到向关中和草原销售的行列。

稻米、酒和茶,成为了景驹复国大业中资金积累的重要环节。

宁君此来咸阳,是景驹根据皇帝的要求秘密招来的。景驹不宜在这时候涉险前往会稽郡,所以需要把宁君请来,执行接下来皇帝想要其进行的各项规划步骤。

胡亥与公子婴嘀咕完进了殿,殿内的人除了景娥外都连忙起身行礼。景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从於商来咸阳见见女儿、小夫人还有景曲,胡亥不许他行大礼,所以只是一揖,景曲则行正揖礼,宁君是第一次见皇帝,规规矩矩的行了一个正拜礼。

胡亥和善无比的让大家平身,然后也不上丹陛,而是直接坐到了景娥那一席,景娥母亲本与景娥一席,此时便移到与景驹一席。

胡亥先与景驹寒暄了几句,然后就问起宁君在会稽郡的准备。

宁君开始时还颇为惶恐,毕竟自己曾经是“反贼”,虽然自家的大反王都成了皇帝的座客,但人家是皇帝的外舅,自己可没这福气。

随着胡亥和蔼的发问和安抚,宁君慢慢的也消除了紧张情绪,回答起皇帝的问题也流畅了许多。

一番问答完毕,胡亥抚着景娥的后颈想了想:“宁君你做的不错,会稽郡的局面算有了一个好开端,但也只是开端而已。若按这样的发展速度,恐怕刘邦和项籍都分出成败了,外舅的势力仍不足以与其中的胜方稍有抗衡。”

“陛下,臣知。只是夷族部落分散,每部人户多寡不一,且现在只能以利益维系。臣手中力量不足,所以……”宁君面露苦恼之色。

胡亥颌首:“这个我自然知道,让你来咸阳,就是要问一下,如果我从关中调一部分力量给你,那边是否既能安置,又不会引起会稽郡的警惕。”

宁君略微合计了一下,拱了拱手:“臣至少需夫五千人,但最多一万,少则作用不显,多则难以安置了。”

“需要带家人吗?若有妇孺随行亦能安置?”

“陛下若肯给臣全户,臣代大王叩谢陛下。”宁君先看了一眼景驹,接着就要行正拜礼。

“无须行礼。”胡亥比较头疼这些人动辄行礼,可这个时代就这样也只能适应,礼多人不怪嘛,不过正拜礼很繁琐,赶紧出言制止。

他转头看向景驹:“外舅,我可在宋留降卒和周文降卒中选有妇孺者,分批陆续迁过去,作为外舅之国的国民。有夫卒还要有领军之人,我意是让当年在陈胜麾下围南阳的宋留此番随宁君返回会稽闽中,先整合一下现有力量。宋留已经跟随秦啸军在西域有些时日,对领军之能比当年围攻南阳时大为精进。我已经问过他,他愿意追随外舅开国,且已到咸阳数月,在兵学做兵事推演习学战策。只是一个将军不够,我听说当初随外舅一起的朱鸡石和郑布现在西楚将军钟离眛麾下,不知外舅觉得此二人是否可以说反,对外舅的忠诚度如何?”

_

胡亥最早是将六英宫作为军方的推演台,称为军谋台。后来又给六英宫增加了一个功能:军校,称为兵学,开设了不同时间长度的长训班和短训班。军中各级将领,从百将到偏将,都可由护军考评后推荐参加培训,教授内容从战阵组织运用一直到大战略任务下的战争全面调度指挥和辎重转运等等,讲授人也是在经验丰富的各级将领中选择,轮流授课并指导沙盘推演。

军谋台以太尉冯劫为台主,兵学则任命大将军任嚣为“祭酒”,西域秦啸和北疆秦锐的将军们偶尔返回咸阳公务时,也会被拉去临时授课,讲述分析具体战例。

会稽郡和闽中郡是当年秦伐百越的途径路线,任嚣对在那边作战也颇有心得,所以宋留在兵学曾被任嚣单独授课,加上在西域跟着王离收获良多,军事指挥能力自己跟自己比,说“突飞猛进”也不为过。他也因此而无比感激胡亥,简直比老秦人还更为忠心不二。

胡亥办学的热情很高,除了让太中大夫叔孙通主抓百姓普及教育、任嚣负责兵学外,还让张苍的计府开办算学,曹参的司农府开办农学,李由的廷尉府开办律学,均由各郡、县在吏中选人就学,各郡守、郡丞乃至县长、县令和县丞,也都轮流短期“脱产”在相应各学中短训。

胡亥办学并不是强行用后世的经验套到这个时代,而是充分考虑到在先秦时期做文官多靠举荐或士子自荐,武官则多从战阵中择优产生,这样自学\/私学为主的体制,虽说“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也算很有针对性,可像农学、算学就覆盖面不大,更多是自学自研为主,兵学则主要靠在军中耳濡目染缺乏系统性。

另外胡亥办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储存官吏后备人才。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山东诸郡只在郡守和郡丞一级主官全面任用老秦人都有些捉襟见肘,县令、县丞一级只能由山东士子选任,这也是山东反叛较难控制的原因之一。

所以这次胡亥不仅给景驹准备了大将军,同样也选了一些来自或靠近吴越的楚降卒入学学习军政,作为以后景驹立国时的官员主力。

_

皇帝问起朱鸡石和郑布的情况,景曲连忙向胡亥行礼回答:“陛下,臣自大王至就设法联络旧日之臣。陛下所说这二人初是随秦嘉共同起事的游侠,虽名为大王之臣然实唯秦嘉之命是从。秦嘉战亡,二将无主,以为大王亦薨才带了部分人降了武信君(项)梁,被调配到钟离将军眛麾下。臣与宁君遣人接触到他们后也用了些手段进行过试探,二人应愿继续追随大王。”

胡亥点了点头,端起案上的酒爵:“外舅外姑,二卿,别光顾着说话,请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小事小说网